从近场通信到近场感知(Near-field Sensing, NISE)
讲座时间:2024年05月14日18:30-19:00
讲座地点:沙河校区立德楼603会议室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高频段通信以及新型天线技术被认为是6G空口物理层的三项潜在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无线系统的电磁特性带来根本性变革,使无线信号由传统的远场平面波传输转变为近场球面波传输。这一转变引发了业界对近场通信(NFC)技术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尽管近场通信的研究日益深入,但近场球面波传输对无线感知的影响尚未被揭示。本次报告面向6G未来关注的近场感知(Near-Field Sensing , NISE)技术,重点阐述NISE的理论、动机挑战以及关键技术。首先,报告将简要介绍无线感知技术的基础,讨论系统基本参数对感知精度的影响。其次,报告将深入讨论NISE的系统建模、动机以及关键挑战。此外,本报告将重点介绍NISE的两大典型应用:(1)利用NISE实现空间域内的精准距离感知,突破传统远场感知对大带宽的依赖;(2)利用NISE准确判断移动目标的全面运动状态,即径向和横向速度,极大简化目标追踪的难度。最后,报告将探讨NISE领域内的发展机遇与待解决的挑战。
主讲人简介:
刘元玮,IEEE Fellow,AAIA Fellow,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透反射智能超表面(STARS)、近场感知通信和机器学习等。获得了多个荣誉奖项,入选2022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 IEEE通信学会和车载技术学会杰出讲师;获得2020年IEEE通信学会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杰出青年学者奖;2021年IEEE通信学会杰出青年专家提名奖;2021年IEEE通信理论技术委员会早期成就奖;2020年IEEE通信信号处理与计算技术委员会早期成就奖;以及获得5项IEEE最佳会议论文奖。目前担任IEEE通信学会“新一代多址接入”新兴技术倡议委员会学术主席;担任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RIS行业规范组Work Item 6报告人,担任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委员会C“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处理”英国区代表,IEEE ComSoc Technical Committees Newsletter联合主编,IEEE CL领域编委(Area Editor),IEEE COMST/TWC/TVT/TNSE编委和Proceedings of IEEE/IEEE JSAC/ Network/JSTSP/TGCN客座编委等。他先后主持多项研究基金,获英国工程科学研究会(EPSRC)、Innovate UK、英国皇家学会、欧盟等组织和机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