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大会暨“先进传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举办
4月29日上午,由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产教互联 智领未来”沙河高教园区人工智能赋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大会暨“先进传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沙河校区成功举办。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昌平区政府副区长赵仕伟,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以及市教委有关领导、沙河高教园区各高校代表、行业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主持揭牌仪式。
本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旨在搭建校企共建共享的实践交流平台,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大会分为揭牌仪式、主题论坛、基地参观三部分。
郭福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莅临信息科大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信息科大建设和发展的市教育两委、昌平区委区政府、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以及企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郭福强调,信息科大作为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主动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机遇,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行动”号召,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相关经验被纳入北京市“产教融合领航计划”,为服务首都发展和区域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郭福指出,新建成的实训基地集成智能轨道交通实训、智能网联、物联网实验教学平台以及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让实验成果精准对接产线需求,让课堂教学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真正实现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郭福表示,信息科大将以首善标准,全力做好基地建设、校地合作、产教协同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供给,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智造”新动能。
赵仕伟在致辞中代表昌平区政府和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对“先进传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昌平发展,积极投身产教融合与科技创新事业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感谢。赵仕伟强调,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正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他指出,沙河高教园区积极探索“校城融合、产教协同”发展路径,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未来将优化政策与服务,支持高校与企业成为昌平发展的“合伙人”,共同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为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赵仕伟表示,实训基地的落地是政校企协同推进“四链融合”的关键举措,作为属地政府,昌平区将一如既往为高校和企业做好服务保障,持续优化“政产学研用”生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最好环境、最佳服务、最优政策,助力大家阔步前行,共绘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新蓝图。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关领导以及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竞业达”)董事长共同为“先进传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揭牌。
该基地立项主体为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由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以“智能交通”与“智能装备”系统级综合实践为核心,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打造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实训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推动工程技术教育与产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输送更多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基地包括智能交通实验室和智能装备实验室,其中,智能交通实验室下设智能轨道交通实训、智能网联教学、物联网实验三大平台,智能装备实验室包括智慧运维与健康管理平台、复杂装备数字孪生系统、旋转机械模拟实验台、传感器全场景研创中心四大核心能力单元。
揭牌仪式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部部长钱政、竞业达副总裁李文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苏鹏、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校城融合处处长熊玉川分别作交流发言。
揭牌仪式后,大会举办“AIGC赋能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主题论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副主任齐海涛,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张杰,竞业达实验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BU技术方案中心总监向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黄小龙,分别围绕集成电路、工程训练、具身智能实践训练和企业案例等内容作主题报告。
论坛最后,竞业达与机电工程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发力促进高质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先进传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教务处及二级学院代表,我校教务处、机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供稿:机电学院 吴国新 图片:宣传部 刘涧 机电学院 吴可桐 编辑:郭辉 审核:吕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