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寄语2022级本科生:奋进新征程,一起向未来
奋进新征程,一起向未来
——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
(2022年9月7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桂子飘香,秋风送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3068名本专科新生,在此举办新校区启用后的第一个开学典礼,与大家共同分享见证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传亮书记和全体教职员工,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对你们选择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起开启美好未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来自五湖四海,朝气蓬勃、满怀希望,汇聚在信息科大校园里。这两日,勤信大道旁人声鼎沸,科技广场上热闹非凡,西海的湖面泛起涟漪,倒映着你们青春的面庞,你们的到来使这所拥有85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充满活力、熠熠生辉。与此同时,你们也有了一张崭新的名片——“信息科大人”。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共同携手奔赴崭新的征程!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你们站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身处国力日益强盛、人民更加幸福的发展浪潮,回头能看五千年华夏文明连绵跌宕,放眼可望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世界之巅。你们的人生黄金时期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高度重合,你们是这一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你们生逢伟大时代,重任在肩,唯有担当。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诞生于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从“实业救国”、“工业报国”、“信息强国”,到“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时刻把自身发展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军工特色和行业特色。近年来,学校在关键技术领域勇攀高峰,教学科研不断再上新台阶,去年十月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今年九月开始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新校区实现主体搬迁启用。你们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庞大的新生力量,也开启了同学们全新的人生阶段,学校定会竭尽全力为你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作为校长,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在信息科大这方宁静的校园里,学而不辍、赓续奋斗,把厚植爱国情怀、追求学术真理、探索世界本质作为目标,增长才干、涵养德行、勇担使命。在此,我有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分享共勉:
一是立志当存高远,树立正确信仰,坚定奋斗航向。
青年有正确的信仰,国家才有前进的希望。青年的正确信仰不仅建立在对科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更建立在对国家道路的坚定认同上。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当代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塑造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寻找人生方向的关键时期,“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校办学历史上的三位老前辈杨天行、周锡令、苏东庄,他们是我国第一代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教学的知名专家,立志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奋斗终身,曾参与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104机),三人均被授予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2000届校友崔继先,大学时便立志科研报国,在毕业进入电科院后并未安于稳定,而是投身于我国首型预警指挥机——空警2000的研制团队,以只争朝夕精神创造历史性业绩。作为空警500预警机的常务副总设计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崔继先带领团队创造了中国预警机研制史上试飞时间最短、试飞架次最少、试飞强度最大等多项纪录,被誉为预警机“千里眼”。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理想指引人生方向,志向决定人生高度。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远,就越容易获得不竭的动力和坚韧的毅力,从而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成就更伟大的事业。几十年来,信息科大人一直带着教育报国的初心,追随着科技兴国的使命,一代一代接续奋斗努力!希望同学们在大学这个关键的“拔节孕穗”期,立好志、立大志、立长志,在更大的格局中坚定人生航向并为之奋斗终身。
二是练就过硬本领,格物穷理致知,做到知行合一。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人类的进化、近代科技的三次革命、社会的不断进步都源于我们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认识、理解、研究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相比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专业化、系统化,课程的容量、广度、深度也都有所增加。在应试压力减小、外部力量驱动减弱的情况下,要求同学们具备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自律,在探索未知中激发对科学真理的激情与热爱,格物致知;在脚踏实地的学习中练就扎实的专业本领,知行合一。曾作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你们的80后学姐徐颖,在校期间刻苦学习理论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实践锻炼,锲而不舍、勤学不辍,硕博期间持续深耕,发表2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北斗导航领域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被广大网友誉为“北斗女神”,2022年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你们的2016级学长徐云岫,在校期间勤奋刻苦,获得多项国际、国内科技竞赛奖,疫情期间制作的科普视频短时间内在微博上的阅读量便达到1.6亿余次,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荣登2020年《人民日报》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正是日复一日的勤奋努力、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让他们有实力放飞梦想,为自己的青春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同学们,近年来学校党委不断深化改革,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造信息特色“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群,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当下,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你们要把握成长机遇、练就成才本领,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和一种境界,以求真求实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坚韧,利用好这四年无忧无虑的“象牙塔”时光,笃学践行,为梦想的实现筑牢根基。
三是心怀国之大者,面向时代课题,奉献青春力量。
心怀“国之大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在学校85载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放眼世界。你们的师长校友中,有完成钱学森导弹陀螺小型化梦想、参与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研发的全国劳动模范张福学,有著名电力及防雷领域专家刘继、“大国工匠”田雨聪,还有获航天部授予“航天创业者”荣誉称号的陶然如、神舟七号飞船测试总指挥吕晔……他们将个人梦想刻进时代坐标,推动新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奠定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书写出一代又一代信息科大人心怀家国、心有大爱、心系人民的奋进篇章!
信息科大人将爱国报国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志愿服务国家首都建设,奔赴在前。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2700余名信息科大师生以坚毅勇敢之姿向祖国和人民展示出信息科大人的风貌;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460余名师生为双奥之城的光荣梦想奋力拼搏;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北京服贸会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递出一张张闪亮的信息科大名片;在每年毕业季,都有一批背起行囊就出发,支援西部山区、贫困地区建设的信息科大毕业生……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信息科大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长风万里,中流击楫。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同学们当继承历代信息科大人的优良传统,心怀国之大者,面向时代课题,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用实际行动向国家、向社会传递当代青年“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同学们,全新的大学生活已经正式开启,“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时光宝贵且易逝,请同学们牢记嘱托,在信息科大校园里,勤奋进取获得真才实学,涵养品格提升道德修养,心怀家国充盈精神底色,在拥抱青春的无限可能中书写灿烂的人生篇章!让我们携手奋进新征程,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