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成立大会暨未来数智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5月27日下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沙河校区文理楼报告厅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以下简称“赋能中心”)成立大会暨未来数智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创业创新处处长李海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市经信局二级巡视员汪剑波,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昌平区副区长马春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校党委书记解江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出席大会。解江凌主持会议。
于英杰代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向赋能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近年来,北京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体系,加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赋能中心和学校未来数智产业学院的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必将对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他对中心的建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锚定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二是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范式;三是做大做强优势学科,着力积淀市属高校分类发展的新经验。期待赋能中心和产业学院成为高校“产教深融合嵌入式”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范例,更好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支现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昌平区积极融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发挥驻昌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昌平区与信息科大共同成立赋能中心,旨在通过聚力夯实技术基座、聚力强化平台赋能、聚力推动链式转型、聚力提升政策效率等“四个聚力”,为广大中小企业加快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携手打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的典范。希望广大中小企业借助中心成立的东风,积极营造数字化浪潮,把数字化转型这个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希望信息科大继续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撑。昌平区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贡献昌平力量。
汪剑波代表北京市经信局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市经信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对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三缺”问题,多措并举,逐一破解,不断加快北京市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市、区、高校三方共建赋能中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型中有效落地转化的一次积极探索。市经信局将充分对接需求、搭建渠道,切实为赋能中心建设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同时,希望赋能中心进一步完善机制、做好产业规划;立足信息特色,助推带动发展;多方协同配合,注重实际成效,把赋能中心建设成校地合作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和标杆。
解江凌在主持中对专家、企业的鼎力相助和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学校一直将服务首都建设发展作为责无旁贷的使命,与昌平区共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既是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力举措,也是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务实性探索。中心将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着力点,深化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发挥高质量社会服务效能,为助力国家首都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福从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赋能中心和未来数智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规划。他表示,赋能中心和未来数智产业学院的建设是学校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以有组织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效能成果转化推进政校地企协同发力、共促“四链融合”的切实举措。学校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的特色样板和产业学院的全国标杆,为加快推动首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化进程增添新的发展动能。
于英杰、李奕、汪剑波、支现伟、解江凌、郭福一同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并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来数智产业学院揭牌,标志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来数智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柳强、李海涛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李奕、马春秀、汪剑波为产业联盟企业代表颁发证书。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由北京市经信局、昌平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以“服务先行、创新驱动”为原则,以“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为路径,通过提供搭建政校合作平台、数字化诊断、智库咨询、“产教深融合嵌入式”人才培养、建立产教联盟等服务,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型中落地转化,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高校方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来数智产业学院面向产业需求,旨在构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打造成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成立大会之后,“智改数转 信息赋能”高端论坛在报告厅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主持论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跃进,昌平区经信局副局长夏默,拓尔思产业大脑产品中心总经理周宁捷,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TO刘会福分别作报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昕、肖志松,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经信局,昌平区其他相关领导,产业联盟企业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20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供稿/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萌 图片:研究生学生助理 刘涧 融媒体工作室 李天唯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