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第26届科博会开幕,我校12项科技成果亮相

  第26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于日前隆重开幕。7月14日,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率队参观博览会,并驻足我校展位察看指导学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主任郭怀刚、市委教育工委办公室主任刘忠心陪同参观。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热情接待于英杰一行并介绍参展成果和展位整体情况。

  在展位上,于英杰十分关心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分别听取了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董明利教授、副院长尤睿教授,机电学院孙江宏教授关于锑化物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系列及集成系统、面向呼气检测的质谱仪/电子鼻协同无创诊断平台、智慧3D图书扫描机器人等项目的科研和产业化情况汇报。于英杰指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筑牢科研基础,抢抓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前沿研究,围绕业务需求痛点开展应用研发,在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未来要继续推进校城融合、产教融汇,促进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结束后,郭福与参展项目负责人和学生代表亲切交谈,并与现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他指出,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了有利于师生协作、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本次参展的12项科技成果中,有多项成果是首次亮相,反映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厚积淀和雄厚实力。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齐心协力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共同推动学校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北辰集团共同承办,于2024年7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展览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共设置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等6个专题展区,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机构300余家。

  此次展会上,我校展位位于信息科技专题展区,共有12项科技成果参展,其中展板成果6项、实物成果6项。

  其中,董明利教授团队研发的锑化物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系列及集成系统攻克了截止波长可控可调、高稳定器件设计与产品级封装等关键技术,短波红外探测器核心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中波焦平面样品器件的工作温度达到国际水平,为我国在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睿教授带领学生团队研发的面向呼气检测的质谱仪/电子鼻协同无创诊断平台已成功实现产品化,在疾病快速筛查、健康监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利于促进国民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医疗观念的转化,并有望降低国家医疗部门在贵重进口分析设备的投入与患者的医疗成本,兼备了显著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前景。

  孙江宏教授带领学生团队研发的“智慧3D图书扫描机器人”可对“成册资料”以快速、全自动、自适应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并生成结构化、可编辑、可电脑理解的文本文档,是国内首款基于大模型的档案图文智能机器人和知识互联智慧系统,可为数据智能应用提供全方位、全类型的数据源并实现数据智能管理和互联。

  科技处、产业办、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部分科研团队、学生代表、校友团队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供稿:科技处、产业办 王占武 图片:研究生工作助理 刘涧 编辑:郭辉 审核:杨静)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