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学校召开张家口校区筹建工作推进会

  为进一步深化顶层规划与设计,促进资源全面整合与优化配置,以切实举措加快推动张家口校区建设,9月18日下午,学校在沙河校区立德楼307会议室召开张家口校区筹建工作推进会,听取校区筹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校党委书记解江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出席会议。会议由解江凌主持。

  解江凌强调,张家口校区的建设规划,是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综合优势,服务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发展的具体行动,更是学校创新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培育塑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他对张家口校区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学校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要带着“教育强国,信息科大何为”的思考,做到站位高远、发挥优势、深度融入,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二是善谋致远。秉承前瞻思维,走一步看几步,确保学校的发展既满足当前实际需求,又契合长远战略目标;明确张家口校区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张家口校区与北京校区的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呈现、同一水平,实现优质学科专业、科研要素的合理布局,积极助力地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创新思维。积极探寻发展路径,主动破解难题;转变固有思维,持续探索并创新方法;深化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张家口市现有产业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坚决摒弃简单复制模式,聚焦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财务管理等全面创新;强化多校区、各部门协同联动,达到1+1>2的效果。四是争取资源。通过加强与上级部门、地方政府及企业的紧密联络,挖掘多方资源;积极协调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张家口市政府,寻求在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申报、资金扶助、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确保张家口校区建设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发展。

  郭福强调,张家口校区的建设规划是学校以实际行动探索北京市属高校如何有效助力环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此举措不仅彰显了学校深化校地合作、携手共谋发展的坚定决心,也是优化环京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先行示范。要坚持学科专业先行引领,明确办学定位、明晰办学思路,推进张家口校区的建设和功能布局。他对张家口校区建设规划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充分认识张家口校区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牢记时代责任,增强使命担当,科学规划、精心统筹,部署倾斜怀来、惠及河北其他地区的招生方案,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高效利用。二是明确定位特色。要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紧密围绕张家口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布局学校优质且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资源,着眼未来谋划科研团队入驻,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有力支撑张家口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持续改革创新。勇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效能提升新机制,以及校区精细化管理新路径,快速推进产业合作进程。四是全面前瞻布局。一方面紧密围绕校区建设目标,优化沟通协调机制,合理布局保障资源,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怀来实习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全面检验张家口校区的运行效能与承载能力,确保2025年9月新生顺利入学。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家口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肖志松介绍了张家口校区筹建工作整体进展。他表示,张家口校区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深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突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有机结合,强化优势学科,突出应用导向,汇集企业资源,全面打造单体大学承办产教融合特色的2.0版。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向忠介绍了我校沙河校区二期筹建工作进展情况,并结合当前沙河校区及小营校区空间使用情况,就张家口校区设施建设与空间布局等工作作出部署。他强调,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扎实推进”原则,构建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用地集约的校园空间格局。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介绍了我校2024年招生情况,并就张家口校区的招生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等作出部署。她强调,要迅速且精准地把握张家口市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导向,校内各部门加强协作、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张家口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迈向新台阶。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华涛,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世智,校长助理郑延谱交流了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逐一汇报了具体任务的落实方案。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兼张家口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绍辉汇报了张家口校区筹建工作推进情况。
  全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供稿:对外联络办公室兼张家口校区管理委员会 唐斌 图片:刘涧 编辑:张帆 审核:杨静)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