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江凌带队赴天津调研,与天津市科技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2日,校党委书记解江凌带队前往天津市开展调研,并代表学校与天津市科技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天开高教科创园管委会主任朱玉兵热情接待了解江凌一行。签约仪式由天津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天开高教科创园管委会副主任谭振东主持。
座谈会上,解江凌代表学校向天津市科技局各位领导致以新年祝福,对天津市科技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从“一个传承、两条脉络、三个特色、五个优势科研领域”和“一主两辅、多点协同”的办学空间布局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解江凌指出,信息科大红色基因立校,在87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历经“实业救国、工业报国、信息强国”三大发展阶段,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国防特色、行业特色,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江凌强调,近年来,学校聚焦办学定位,深耕特色优势,强化融合创新,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新建未来数智产业学院、信创产业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科技小院”,参与“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积极助推“四链”融合,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解江凌指出,天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与学校持续为京津冀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布局高度契合。他期待双方以此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深化资源优势互补与融合,携手开创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校地合作新篇章,共同服务好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朱玉兵代表天津市科技局对解江凌一行到访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他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天津特色实验室体系、高水平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天津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探索“科学+人才+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一核两翼多点、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布局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着重介绍了天津市科技局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朱玉兵指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通信、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等领域优势突出,特别是由我校科研团队牵头研制的静电探测载荷实现天舟飞渡,彰显了学校雄厚的科研实力。朱玉兵表示,我校是天津市科技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意向合作高校,希望能够发挥我校在光电检测与智能感知、高动态导航与智能控制、信息安全与智能计算等科研领域优势,与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同攻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深入开展“校地、校际、校区、校企”合作,天津市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北京科创成果天津转化提供丰富应用场景,出台系列优势配套政策,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上,我校副校长张健与天津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天开高教科创园管委会副主任赵莉晓分别代表学校与天津市科技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解江凌、朱玉兵鉴签。
按照协议,天津市科技局将与我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当日下午,解江凌一行在朱玉兵等陪同下,赴天开高教科创园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考察天开高教科创园展示中心,深入了解天津市创新资源体系,以及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服务体系和特色成果等。
在天开高教科创园,解江凌一行还先后调研了天津常兴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星瞰九州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华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万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一方面访企拓岗促就业,另一方面对企业应用场景和产学研合作进行考察。
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天津天开发展集团董事长张雪颖,天津市科技局办公室、合作交流处(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处)、基础研究处、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等有关负责同志,我校校长助理林国策,以及党校办、科技处、外联办、光电学院等负责同志参加相关活动。(供稿/编辑:党委宣传部 郭辉 图片:党委宣传部 刘涧 审核:吕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