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讲坛”举办第四讲,邓宝剑教授作“观看之道 如何欣赏书法艺术”精彩讲座
12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邓宝剑受邀来到学校,在图书馆“仰山讲坛”为师生作题为“观看之道——如何欣赏书法艺术”的精彩讲座。讲座前,校党委书记解江凌热情接待了邓宝剑教授,并对邓宝剑教授莅临我校作报告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校长助理郑延谱参加讲座,讲座由图书馆馆长张健主持。
讲座伊始,邓宝剑引用1927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教职员书法研究会上作《书法指导》演讲中的内容,即“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以及“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概述了学习书法的诸多益处和书法在美术上的价值。
讲座中,邓宝剑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以王羲之、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董其昌、智永、怀素等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为例,围绕书法“四观”,即知类别、观形式、明格调、晓通变四个方面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进行详细阐述。在“知类别”方面,邓宝剑重点介绍了书法作品的类别划分及赏评标准。在“观形式”方面,他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书法艺术形式的三个层次,即点画(用笔、笔法)、结字(结构、间架)和章法(布局、布白)来欣赏书法作品。在“明格调”方面,他强调书法是有格调高低之分的,形式的变化会导致艺术格调的变化,从而形成质与妍、刚与柔、雅与俗等不同的风格。最后,在“晓通变”方面,邓宝剑指出,欣赏书法作品不能只看一件作品,而应将其放在书法史的长河中,看书法家如何会通古人而又有何创变。
在现场互动环节,邓宝剑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邓宝剑现场挥毫书写“仰山讲坛”,并向图书馆赠送墨宝。
此次讲座深刻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韵味,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与会师生反响热烈,一致认为讲座不仅提升了他们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还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发掘书法之美,共促这一古老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恒久光彩。(供稿/图片:图书馆 程纪莲 徐双培 编辑/审核: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