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学校举办第二期“院级书记领航工作坊”,探讨如何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

为贯彻落实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内生动力,全面提升院级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和素养,切实增强院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1月8日下午,学校在沙河校区立德楼603会议室举办第二期“院级书记领航工作坊”。校党委副书记王文杰到现场观摩工作坊,学校特邀市委教育工委组织一处处长谭振康作报告。报告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华涛主持。

2.jpg

谭振康以“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结合第二十八次党建工作会精神,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总体情况,详细解读了中央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刻分析了当前北京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谭振康从“以钉钉子精神打好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以首善标准构建北京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聚焦上热中温下凉问题开展难点攻关”“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情况。并以“1个目标、3大属性、5对关系、6大特质、8大体系”为框架系统解读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谭振康还详细分析了高校发展中面临的治理困境。他指出,随着人才培养新模式催生新结构,班级专业重构后传统组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教师发展新评价催生新生态,教师队伍在面临新挑战时缺乏有效的组织支持;科学研究新范式催生新组织,人员构成复杂多元使原有组织协调机制滞后;深化改革新路径催生新思路,缺乏经验借鉴导致组织统筹难度加大;社会服务新需求催生新方式,需求暴增而组织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矛盾。这迫切需要强化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以打破发展瓶颈,推动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1.jpg

在谈到如何规划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方面,谭振康强调要突破传统党建工作的视野局限,将党建工作置于强国建设的宏大进程、首都发展的战略格局以及学校改革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全方位谋划与推进。在引领方式上,一是要强化党的领导,筑牢高校发展的政治根基,确保党的领导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二是善用党建思维,打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以创新思维推动党建工作与高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深度融合;三是统筹党建资源,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凝聚起推动高校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发挥组织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引领内容上,着重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发力:在引领方向上,致力于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坚强领导的战斗堡垒,确保高校始终坚守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政治立场;在引领改革方面,紧密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改革任务的顺利实施;在引领治理方面,注重梳理总结党建工作经验,培育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与亮点,提升高校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引领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培育与发展,将党支部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在引领生态营造方面,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展望2025年北京高校党建工作,谭振康从政治统领、功能提升、项目牵引、培训跟进、课题支撑和考核闭环6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重点任务与思路举措。尤其突出强调了党建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方向感、框架感、节奏感”。其中,方向感要求坚定政治方向,始终以党的先进理论为指引,确保党建工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偏离正确轨道;框架感强调构建完善且严密的党建工作体系,涵盖组织建设、制度完善、活动策划等各个环节,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保障党建工作有序开展;节奏感则注重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精准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有序地推进党建工作。通过强化这“三感”,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高校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助力高校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稳步迈进。

3.jpg

李华涛在主持中强调,要以学习贯彻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坚持“外树形象、内聚力量、服务师生、加快发展”总思路,立足各学院自身发展实情,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我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供稿/图片:党委组织部 宋程远 编辑:张艾林 审核:郭辉)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