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战士孙作胤老人为理学院学生讲党课
近日,理学院组织信计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党员、积极分子赴小营军休所,拜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孙作胤老人,重温孙老作战经历,感悟信仰磅礴力量。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现场青年学生代表面对面与孙老交流采访,学生党支部其他党员、积极分子共计5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倾听了孙老的革命故事和谆谆教诲。
小营军休所内,已过耄耋之年的孙老依旧精神矍铄,说起抗美援朝的事迹仍然声音高亢,神采飞扬。两次入朝作战,在山顶的洞里,孙老用仅有15瓦的电台一头连着部队前线,另一头连着北京进行通信来传达指挥信息,保证战线前后方的紧密配合。“两颗手榴弹,一颗是给敌人准备的,另一枚是留给自己或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这是孙老誓死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谈及荣誉,孙老认为荣誉应该归功于那些战争中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革命战士们。他嘱咐着同学们,“幸福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倍加珍惜,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为国家发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和牺牲精神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把国家建设的更富强,更美好,用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同学们的注意力牢牢被孙老的战斗事迹吸引,也被老人家不畏生死的党员精神深深感染。一个多小时的讲述与交流,大家受益颇多。不少同学表示,走近“五老”倾听“原汁原味”的革命事迹,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精神洗礼。
此次活动是理学院“党课人人讲”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秋季学期的首场校外党课,得到了小营军休所党总支的大力支持。
孙作胤,1934年出生,1950年11月入伍。1951年9月随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6月,荣获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授予的三等功。1953年5月,荣获志愿军坦克兵第二指挥所授予的三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章。1953年8月随部队回国。
(供稿/图片:理学院 谢司 编辑:田驰正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