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2年新校区本科生宿舍导师制工作启动
10月21日上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2年新校区本科生宿舍导师制启动仪式在新校区文理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周志成出席启动仪式。学院党委书记李学华,院长曹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湛,副院长张月霞,全院在校老师、新校区学生宿舍长参加活动。启动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继强主持。
周志成和学院领导班子共同启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新校区本科生宿舍导师制工作。周志成对宿舍导师制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学院大胆试,努力提升导师制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希望各位导师放手干,既做青年师又做青年友。三是希望各位同学踏实学,用奋斗书写自己的青春答卷。
李学华从组织领导和职责、导师的任职资格、工作职责、工作机制、考核和激励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新校区本科生宿舍导师制实施方案。按照学院新校区本科生宿舍导师制实施方案,经学生自主申请、学院审核,第一批共21间宿舍将开展导师制培养,学院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从学院教师中选聘21名优秀教师担任第一批宿舍导师。为扎实推进宿舍导师制工作,学院设计了“六个一工程”,即:同游一次红色教育基地,同听一堂讲座,同看一部电影,同读一本好书,同学一门文科课程,同学一个信息技能(软件能力)。每个“一”活动结束后,还会通过沙龙分享会,畅谈感想,分享收获。
曹林分别为导师代表和申报导师制宿舍学生代表颁发聘书和宿舍导师制特有标志。
宿舍导师、高被引青年学者巩译结合自己多年求学、比赛、科研过程中的感受,鼓励同学们要永远把责任感放在首位、保持阳光而稳定的心态、保持与师长和同学的沟通,在学校、学院、宿舍导师的引领下“建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自己”。宿舍学生代表赵艺琳同学表示,会以宿舍导师制为平台,学习导师的学习精神和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追求学业和生活的更大进步。
启动仪式后,周志成作了《德育工作要精准育人》主题报告。他从全国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次重要会议出发,为大家解读了中央的最新精神,并提出育人是教育的核心、育人要遵循规律、育人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力是教师。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和探寻信息科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周志成指出,信息科大学生的成长有其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根据信息科大学生成长的特殊性,周志成分别从学生、教师、辅导员、学校等层面着重介绍了怎样做到精准育人,强调,学生个人要努力,教师要当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要把准工作发展自己,学校要尽职尽责。报告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全场师生反响热烈。
宿舍导师制以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为工作职责,旨在加强信通学院新校区本科生学风涵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宿舍学风建设引领作用,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三全育人的主动探索。今后,学院将以宿舍导师制为依托,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实践问题与理论知识相融合,主动作为,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实现精准育人。
(供稿/图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史丽茹 编辑:田驰正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