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学校举办“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活动

10月15日下午,学校在沙河校区星光剧场举办“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活动,邀请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第一代讲解员、首席讲解、八路军研究会会员崔韶光老师来校授课。各校区设立分会场,全校4200余名师生参加学习。

课前,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会见了崔韶光。郭福代表学校对崔韶光来校授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成果。他指出,信息科大以红色基因立校,从抗战烽火中走来,历经88年的砥砺奋斗,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国防特色和行业特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崔韶光老师来校授课,具有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意义。希望广大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工作学习生活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信息科大更大的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王文杰在主持时指出,“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强化价值引领的积极探索。课程将围绕“抗战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三大主题,沿着“红色传承—创新引领—匠心筑梦”的脉络,带领师生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内涵,激励广大师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崔韶光老师,以《信仰的力量——我讲太行抗战》为题,进行了第一讲授课。她以一张八路军战士在简陋条件下坚持战斗的泛黄老照片为引,动情讲述先辈们靠着坚定信仰与日寇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迹,瞬间将师生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讲述左权将军的故事时,崔韶光老师描绘出左权将军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悲壮场景,现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泪光,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太行奶娘”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抗战时期,许多当地妇女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战士的孩子提供母乳和照顾。崔韶光老师讲述了一位奶娘,自己孩子因营养不良夭折,却依然坚持抚养八路军的孩子,直至抗战胜利。当孩子亲生父母来接时,她虽万般不舍,但深知孩子应回到父母身边。这一故事生动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伟大力量,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无私奉献和坚定支持。

授课过程中,崔韶光老师巧妙穿插抗战时期歌曲和诗词,为课堂增添了浓厚文化氛围。她带领师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歌声在剧场内回荡,仿佛将大家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热血沸腾的年代,激发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本次“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以生动的历史故事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师生带来一场深刻而难忘的思想洗礼。后续,学校还将围绕“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开展两次专题授课,持续推进思政课系列化、体系化建设。学校旨在通过系列举措,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供稿:马院  钟名扬 焦明江 图片:宣传部 刘涧 马院 刘国帅 编辑:郭辉 审核:吕丽峰)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