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I、DI、FI!听校长讲2025年“大学第一课”
9月24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在沙河校区以“AI向智、EI蕴情、DI穷理、FI望道”为主题,为全体2025级新生讲授“大学第一课”。本次课程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贺威主持,通过网络在沙河、小营校区和怀来校园进行直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新生年级辅导员、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
酷炫感十足、信息量丰富的新生大数据视频精彩亮相,开启了“大学第一课”的序幕。郭福围绕三方面内容与新生展开交流:
谈及“何为大学:中国大学的起源和发展”时,郭福以中西贯通视野,带领同学们追溯大学的历史源头与演进脉络,深入探寻大学精神的核心要义。郭福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成长,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飞跃,为新生们清晰构建起对大学的全景式认知。郭福指出,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阶段,他鼓励同学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在大学里学会接受、发现、创造知识,在时代发展洪流中认清方向、找准定位,明确前行的方向。
谈及“大学为何:信息科大的使命与担当”时,郭福以学校88年办学历程为主线,回顾了学校从实业救国、工业报国到信息强国的历史跨越,介绍了“一主两辅、多园协同”的办学空间布局和“校训、校徽、吉祥物”等学校标识,阐述了学校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科技平台、创新实践、社会服务、国际化教育、校园文化等维度的探索创新和突出成果,梳理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奋斗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特色,分享了信息科大师生在参与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建党一百周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合唱等重大活动中展现出的砥砺奋进、挺膺担当精神。郭福指出,在长达8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谈及“大学何为:AI向智、EI蕴情、DI穷理、FI望道”时,郭福结合人工智能浪潮重塑世界的时代背景,向新生强调:大学给予的不仅是使用AI的工具理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更有驾驭科技的人文温度(EI,Emotional Intelligence)、探索真理的思辨精神(DI,Dialectical Inquiry)与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FI,Futuristic Insight)。他引用社会热点事件、青年英才、杰出校友典型等案例,向同学们提出四点成长期望。一是善用智学之基。要时刻明白AI可以提供信息,却替代不了人在学习中锤炼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将其作为辅助而非依赖。二是连接人性温度。人间的温度是人工智能不可代替的,要在技术浪潮中守护人性中的情感内核。三是突破认知边界。要跳出固有思维,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辨力,在倾听多元声音、探索不同可能中确立全面的认知坐标。四是锚定全局视野。要“想得深、站得高、看得远”,持续积蓄硬实力,成长为拥有改变世界力量的时代新人。
最后,郭福为2025级全体新生分享了“College Success”之“Accomplishment Checklist”,他鼓励同学们以清单为指引,尽早明确自身的成长目标,在一步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这场干货满满的“大学第一课”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大学第一课”后,郭福、贺威与学生代表共同启动学校第九届科技创新节开幕装置,标志着本届科技创新节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由贺威主持。
本届科技创新节以“科技领航 智创未来”为主题,深度聚焦本研一体化培养、学科交叉融合与科创潜能激发三个方面内容,致力于搭建多元创新实践平台,营造浓郁校园科创氛围,充分激发师生创新潜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注入新动力。
后续,学校21个部门及学院将陆续举办51项活动,涵盖讲座论坛、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科创工坊、实地参访、交流展示等多个类型,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供稿:学工部 史丽茹 图片:宣传部 刘涧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程健伦 袁馨雨 魏莱 各学院 编辑:郭辉 审核:吕丽峰)